汶川县:深化校地合作,链接清华云端,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

    2023年3月,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落户汶川。自建站以来,依托清华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,打造“铸魂赋能”“引才育才”的优质学习平台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发展提供强力支持。

    建机制,规范高效运行。制定《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汶川远程教学站教学管理实施方案》,成立远程教学站管理团队,搭建以县委组织部为中心,各部门相互配合的“1+N”培训网络体系,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、管理科学、运转高效的教学站服务管理工作机制,将汶川教学站打造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学校。
    优载体,提高培训实效。立足乡村建设“赋能”、乡村产业“塑形”、乡村教育“铸魂”的发展需要,采用“集中学习+自学”的方式,聚焦基层党员干部、乡村中小学教师、各领域产业人才,将培训课程纳入全县干部人才教育培训班日程,利用“先锋汶川”、微信工作群等载体,及时推送学习课程,引导干部人才在线观看,构建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在线教学模式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乡村教育振兴云课堂、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等10期、覆盖2400余人次。

    广科普,加强源头培养。推动全县16所中小学校建立清华在线课堂,将科普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,作为培养学生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有效抓手,引领中小学生弘扬科学精神。同时,通过新建汶川中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室和校园创客空间、举办汶川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,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。从源头上培养更多乡村振兴人才。
扫一扫在手机中打开